【学习郑守仁】读《长江之子—郑守仁》有感
发布时间:2020-11-11   来源:华傲 张闪闪   点击数:1047  

(张闪闪)我怀着虔诚之心翻开了《长江之子—郑守仁》这本书,通过阅读,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这位将生命融入千秋一坝的长江之子——郑守仁。郑院士的先进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的思想和灵魂受到了深刻洗礼。我看到的不仅仅是郑院士面对困难险阻,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仍对水利事业坚守的那一份初心,更多的是感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对中国精神的坚守和传承,通过学习,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我谈一下从郑院士身上学到的几种精神:

一、坚守事业、不忘初心

郑守仁出生在安徽省颍上县淮河边的小镇润河集,少时的他家住淮河边,童年经受了淮河水患之苦,从小便立志将变水害为水利作为终生事业。他下定决心:长大了也要献身祖国的水利事业。高考填报志愿,他选择了水利院校,被华东水利学院录取,他对水利事业的坚守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成长与未来,而是基于一份对家乡的情感与责任。坚守,彰显的是初心本色,彰显是的使命担当。

我们应向郑院士学习,学习他坚守事业、不忘初心的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水利人,不忘初心,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牢牢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把对党的忠诚之心转化成实干动力。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我们应牢记水利事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选择了水利,就意味着默默守望和辛勤付出,干事情不能只谈回报,把水利事业的发展当做是我们每个人肩头的责任,当做我们的人生理想和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我们应坚定自己的信念,树立干事的决心,才能给自己的青春一个满意的答卷。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应该牢记自己的初心,端正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爱岗敬业,朝着梦想努力前行,将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干,在平凡的岗位上才能做出不平凡的事迹,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现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治水方针,为水利人指明了方向,我们水利人要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情系人民,努力工作,作为一个新时期的水利人,坚守每个水利人初心和责任,不断续写水利事业发展新篇章。

二、精益求精、勇于创新

从华东水利学院毕业之后,郑守仁被分配到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工作,先后负责乌江渡水利枢纽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导截流设计、隔河岩水利枢纽现场全过程设计。作为三峡工程设计总工程师,1994年起,负责三峡工程设计。他长驻施工现场,以工地为家,带领他的团队艰难跋涉,勇于攀登,三次挑战截流长江这一世界难题,力克水利工程各种技术难关,创下十几项优化设计成果,推广应用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铸就了中国治水史上一座丰碑,为建设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应向郑院士学习,学习他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或个人,要进步,要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创新并不是闭门造车、凭空瞎想,创新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要创新,就要有勇于实践的精神,在实践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充分认识到,只要我们抓住了要害,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果没有披荆斩棘的闯劲,那么创新也必定无法实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自觉地把创新作为一种不懈的追求,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创新理念,勇于承担责任,敢啃硬骨头,打硬仗,磨炼意志,增强本领,开拓创新。

三、积累经验,善于总结

郑守仁院士兢兢业业,奉献毕生心血,研究和传播水利工程关键技术,著有学术论文50余篇、专著6部,先后主持召开三峡工程现场设计讨论会2500多次,形成会议纪要680多万字,撰写现场设计工作简报500多期,400余万字,为确保三峡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当被问为何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亲自编写这些工作简报呢?郑院士解释说:“通过写简报这个过程,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有助于深入系统地掌握情况,发现问题,触动思考,为扬长避短谋划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

我们应向郑院士学习,学习他精益求精、善于总结的工作方法。总结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自我革新,自我进步的重要方法,我们不但要勤奋学习,还要善于总结、归纳,总结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学习等情况,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发现处理问题的方法,亦或是新的知识和技能,将工作内容总结为工作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工作。

工作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有不断摸索,长期积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才能有所提高,才能进一步突破自我。在工作中要做一个有心之人,养成记录、反思、总结的习惯,使工作经验和总结转化成下一步工作的行动指南,为推动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郑守仁院士从事水利工程设计57年,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他都可以拍着胸脯说问心无愧,但是对家人、对女儿……他却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提起女儿,有三件事是他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楚:第一件是女儿“爸爸爱工程胜过爱女儿的话”;第二件是女儿高考没顾得上管她;第三件是女儿出嫁时没能到场送去一个父亲温馨的祝福。他视工地为家,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为大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了一生。

我们应向郑院士学习,学习他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格。甘于奉献是共产党人必备的精神品质,也是我们在党旗下许下的庄严誓言。作为一名合格党员,基本要求就是要讲奉献。讲奉献就应该不计个人得失,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老黄牛”精神担当尽责,苦干实干,树立舍小家顾大家保国家的家国情怀,为祖国建设贡献毕生力量。不断弘扬共产党人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向先进学习、向榜样学习,营造激情干事、敬业奉献、正气充盈、昂扬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

也许有人认为,无私奉献是英雄模范人物的事情,自己只是普通人,没有必要无私奉献。也许有人认为,讲奉献已经过时了。如果是这样,仅仅靠少数英雄模范人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怎么能够发展进步?我们的发展,不仅要物质的发展,还要精神的发展。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永远熠熠生辉,永远是激励人们无私奉献的巨大力量,党员干部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五、干净廉洁,淡泊名利

郑守仁院士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可谓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对工程的招标、物资的采购、质量的验收等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各种红包、财务一律被他拒之门外,在严以律己的同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高标准、严要求。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等17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对于荣誉,他总会说:“这不是个人的功劳,而是群体的功劳,领导这么信任我,让我负责这项工作,责任是主要的,经济上的需求是次要的。我们搞技术工作的会把这些东西都看的比较淡薄一些。”他的稿费、讲课费等,也都用于集体福利事业或送给生活困难的同志。据不完全统计,他累计将各类奖金、稿费158万元全都捐献于公益事业。

我们应向郑院士学习,学习他廉洁自律、淡泊名利的情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共产党人的做人之本;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保持清正廉洁既是我们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内在要求,也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价值操守,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廉洁自律这根弦永远不能松。党员干部都应时刻谨记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要求,守住廉洁自律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物质利益日益多样化,进而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多样化,现实中出现了更多的诱惑和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刻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性意识,自觉经受各种考验,弘扬共产党人的正气。

通过学习郑守仁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忠于职守、勇于担当、开拓创新、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他用实际行动鲜明诠释了“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情怀。我们应把学习先进典型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责任担当,为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