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5-09-09   点击数:1685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3月18日,为省水利厅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全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水利水电科研单位。长期秉承“发展水利水电事业,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建院宗旨,致力于全省重大水问题研究、先进实用技术研发、成熟适用技术推广以及水利相关规划、设计与咨询服务。

现有在职职工356人,其中博士30人,硕士119人,高级职称142人,水利部卓越水利工程师培养人选、“省贴”专家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7人;入选省水利专业技术顾问65人次。拥有“水土保持与环境生态创新团队”“流域综合治理创新团队”“流域防洪排涝模拟调度创新团队”“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创新团队”等4个湖北省水利人才创新团队,“荆楚志水”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湖北省水保治理工水利技能人才工作室。

设置19个内设机构,涵盖职能管理、专业研究、科技企业三大板块。5个职能机构,统筹全院运行管理(综合办公室、财务部、科研与发展部、人事科、后勤服务部)8个专业化研究机构,聚焦细分领域科研攻关(水资源研究所、农村水利研究所、水生态与水土保持研究所、湖泊河流研究所、信息技术与自动化研究所、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湖北省抗旱排涝服务总站、大坝管理中心)6个科技企业,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湖北金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水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北华傲水利水电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正平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湖北新大地工程有限公司、湖北金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分公司)。

建有16个科技创新平台,包括1个水利部重点实验室(水利部白蚁防治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水利厅实验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4个科技中心(水土保持工程、智慧水电技术创新2个技术中心;水利北斗时空信息技术、水利数智化技术2个研究中心;饮水安全、节水、灌排技术、科技推广、质量检测、小水电、科技情报、实验中心8个科技中心;金浪、正平2个企业研发中心)。挂牌《湖北水利》期刊编辑部“中小型浅水湖泊生态修复(湖北)技术推广基地”湖北省水利白蚁防治学会”“湖北省水土保持学会”“生态环境智能监测与修复技术研究院”“水生态文明与现代水利科研基地”。

主要研究方向:覆盖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优化配置、农业节水增效、水土流失监测与治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河湖生态复苏、智慧水利、工程安全检测与监测以及水利改革等领域,承担重大水问题科研攻关与水利规划编制、论证评估任务,全力做好对水利厅的技术支撑服务。

主要业务领域:提供水库、水电站、水闸、灌溉排涝、堤防工程等勘察设计;岩土、混凝土、金属结构、机电设备、施工质量、安全鉴定等方面的检测和咨询;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工程智能化设计与施工、系统集成、软件设计与开发;水利工程施工与工程总承包等全链条服务。

重要资质认证具有灌溉排涝设计、工程勘察、施工监理、水土保持监理、水资源论证等甲级资质5项;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等贰级资质5项;混凝土、电气、金结、量测、岩土等5类专业甲级检测资质;水文地质勘察、水利行业工程设计、电力行业部分工程设计、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等乙级资质4项;工程咨询单位专业甲级资信,工程勘察劳务类(工程钻探)、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标准化二级单位等资质,通过ISO系列管理体系认证,为业务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湖北水科院立足水利改革发展新形势,确立“党建领院、科研立院、产业兴院、人才强院”发展理念,探索形成“院本级做强,院属企业做优”工作思路,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十四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等各级课题49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3项,设计咨询类奖项14项;发表论文232篇(中文核心及以上84篇),授权专利93项、软件著作权100项;发布行业标准14项,出版专著4部;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15项,已转化成果44项,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水利文明单位”“湖北省工人先锋号”“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青年文明号”“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开创了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湖北省水科院将继续弘扬“团结、务实、高效、创新”水科院精神,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矢志不渝向着建设“高、精、尖、专、新”的全国一流省级科研院所目标努力前行,在新时代奋力书写守护安澜、泽惠民生的新篇,为湖北支点建设贡献坚实的水利科技力量!(2025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