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支部)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转变理念、创新实践,将"厉行节约、绿色发展"的要求融入日常,以实际行动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首先,理念先行,从"要我省"到"我要省"。必须转变观念,树立节约不是简单地少花钱,而是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的新理念。行政事业单位要通过专题学习、制度宣讲等方式,让绿色发展的种子在干部职工心中落地生根。财务部门需要从传统的"账房先生"转变为"绿色管家",在每笔支出审核中都注入生态考量。
其次,政策引领,刚性约束与正向激励相结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政策为绿色行政提供了明确指引。要突出三个"严控":严控能源资源消耗、严控办公经费支出、严控资产配置标准。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将节约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对每一笔开支的"精打细算"不仅降低了运行成本,更彰显了公共部门引领绿色风尚的责任担当。
再次,操作落地,全程管控要见真章。预算编制突出"绿",在年度预算编制中,对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坚决说"不",优先保障绿色采购、节能改造等支出。日常管理着力"省",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会议材料电子化,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实施能耗定额管理,建立巡查制度,杜绝"长明灯、长流水";公务活动优先采用视频会议,减少出行带来的碳排放。资产运营注重"循环",建立资产共享平台,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推行修旧利废,延长物品使用寿命;规范废旧资产处置,确保环保回收。监督评价体现"效",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增设绿色指标,推动绿色发展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