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盼)在全球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生态环境挑战愈发严峻的当下,“厉行节约 绿色发展”这一理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行道路。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将厉行节约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安邦的重要准则。儒家的“恭俭而好礼”、墨家的“节用”思想、道家崇俭戒奢的价值观念,以及《诫子书》《朱子家训》等文化作品,无一不彰显着“节俭”这一文明基因。这些传统思想历经岁月沉淀,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瑰宝,提醒着我们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仍要保持对资源的敬畏之心,传承简朴适度的生活方式。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始终倡导和坚持勤俭节约精神,反对任何形式的铺张浪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积极倡导节俭方针,带领群众自力更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落后的生产力和有限的生产资料,全党开展“三反”“五反”等运动,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贯彻于治国理政的方略之中,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当今世界,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方式不可持续,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面对这些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人类社会实现永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劲的绿色发展动能。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从每一个细节入手,践行节约理念。办公方面,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的使用,提倡双面打印和重复利用纸张,既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因纸张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合理设置空调温度,随手关灯、关水龙头,避免水电资源的浪费。在采购环节,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不超标准采购,不采购与工作无关的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组织会议活动时,精简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材料浪费,提高会议效率。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消费选择和生活方式都对环境产生着影响。我们可以优先选择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短途出行少开车,这样既能降低能源消耗,又能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随身携带环保袋、餐具,拒绝过度包装的商品,从源头上减少塑料污染。做好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让可回收物得到再次利用,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压力。参与植树护绿活动,支持生态修复项目,为增加绿色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党员,我们不仅要自己践行节约绿色发展理念,还要积极传播这一理念,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参与。向家人、朋友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节约经验和绿色生活方式。在社会上,积极参与节能宣传等公益活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提高公众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节约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厉行节约、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将节约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
我们要相信,通过每个人的小小努力,汇聚起来就能形成强大的力量。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和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绿色、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