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于岁月深处,见可爱本色
发布时间:2025-11-07   来源:金浪公司   点击数:15  

于岁月深处,见可爱本色

——重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有感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之际,近日我重新拜读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初次读这篇通讯文章,是在中学的语文课本里,那时知道志愿军战士是英雄,为他们的牺牲难过,却没太想明白“可爱”到底是什么意思。近日重温旧文,更觉文章的文字平实又有感情,那些战场上的身影渐渐清晰,我才慢慢品出“可爱”二字里藏着的味道。

书中那些具体的片段,现在读起来依然很有冲击力。松骨峰战斗里,战士们抱着炸药包和敌人拼命,用身子挡住防线,“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没一个人往后退;防空洞里,他们啃着冻得硬邦邦的土豆,却说“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还有位战士为了救朝鲜孩子,扑向燃烧弹,死后还保持着护着孩子的姿势。魏巍先生说他是怀着崇敬写这些事的,我捧着书读的时候,也能感受到战士们心里那份真切的想法。

小时候读这些故事,只觉得心里堵得慌;现在再读,更清楚了这份“可爱”到底是什么——是对祖国的真心,是想护住老百姓的念头,是再难也不放弃的斗志。他们本来就是普通人,有爸妈有家人,也想过安稳日子。可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放下家里的事,拿起枪就去了零下四十度的战场。他们不是天生就不怕死,只是在该站出来的时候,没往后躲。这份“可爱”,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标签,就是危难时的那份实在担当,是普通人身上的那股韧劲。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早已远离战火,但“最可爱的人”一直都在。从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到抗震救灾时往前冲的消防员;从疫情时守在一线的医生护士,到守卫边疆的战士;从留在大山教书的老师,到打扫大街的环卫工人……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做事,都带着那份“可爱”的劲儿。他们可能没做过什么大事,但一天天坚持着,把自己的事做好,让我们的日子能安稳舒服些。就像志愿军当年不想让老百姓受冻挨饿,现在这些人也在为大家的安稳日子忙活,都是为了身边人、为了大伙好好生活的人。

合上书,窗外的太阳挺暖和。硝烟早已散去,但志愿军战士的样子,却记在了心里。他们让我明白,安稳日子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有人替我们扛了难。我们生在和平年代,该记得他们的付出。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待人真诚善良,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把该做的事做好,我想这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记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