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服务“十四五”收官与谋划“十四五”发展的交流研讨材料
信息所党支部 周保康
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我们立足“十四五”收官攻坚与“十五五”开局谋划的关键阶段,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与挑战,联系信息所职责使命与工作实际,组织开展本次交流研讨,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晰路径、激发担当,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服务湖北水利现代化建设汇聚信息所的智慧与力量。
一、深刻认识时代背景,把握发展大势,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十四五”规划实施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而“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也即将启动。从国家层面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核心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则是基本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均被列为重大战略举措。
在水利行业方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至关重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聚焦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以及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并加快建设国家水网。
从科技发展的视角审视,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这些技术也为水利科技创新和现代化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信息所作为水利科研体系中的关键技术支撑部门,肩负着推动水利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与发展的重任。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深刻认识到自身在服务水利中心工作、支撑水利科学决策、提升水利治理效能方面所具有的独特重要性。要清醒地看到,“十四五”以来,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数据资源共享、业务智能协同、模型精准模拟、北斗应用、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十五五”时期,水利改革发展任务将更加艰巨,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准确把握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对信息科技提出的新要求,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投身于服务“十四五”圆满收官和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实践中去。
二、聚焦“十四五”收官,全面梳理总结,巩固提升既有成果
为确保“十四五”水利相关目标任务如期实现,信息所党支部应引领全体党员干部,对照既定目标,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
1.对标对表,查漏补缺。紧密围绕国家和湖北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水利科技发展规划等文件中涉及信息化、智慧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指标,逐一核查落实情况。对于尚未完全达标的项目或工作,需深入分析原因,集中资源,加快进度,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尤其要保障在建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效能充分发挥。
2.总结成效,提炼经验。全面梳理“十四五”期间信息所在水利大数据平台建设、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水利工程智能化管理、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支持、河湖长制信息化服务、网络安全防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和成功经验。深入剖析哪些举措卓有成效,哪些模式具备可复制性,为未来工作积淀宝贵财富。
3.评估效能,优化应用。对已建成的各类水利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及模型工具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密切关注用户反馈,深入查找系统在便捷性、数据准确性、功能实用性以及决策支持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持续进行优化与升级,以最大限度提升已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益。
4.筑牢底线,护航发展。持续强化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严格贯彻网络安全责任制,定期进行风险排查与应急演练,确保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及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可控,为“十四五”圆满收官营造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三、前瞻谋划“十五五”发展,明确主攻方向,勇于开拓创新
面向“十五五”,信息所的发展要坚持科技引领、应用驱动、安全可控、融合发展的原则,围绕人工智能、北斗应用、科技创新与产业振兴等关键方向,系统谋划,精准发力,为湖北水利信息化、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1.强化顶层设计,融入区域发展大局。积极参与湖北省“十五五”水网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智慧水利等专项规划编制,将信息所发展路径与全省水利现代化布局紧密衔接。重点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流域综合治理、水产业升级等战略,明确信息技术赋能水利产业振兴的切入点与示范路径。
2.突出人工智能赋能,打造智慧水利新范式。将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融入水利业务全链条,开展智能预报、智能调度、智能诊断等关键系统研发。推进AI在水文监测、灾害预警、工程运维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建设具有湖北特色的水利大模型平台,提升水利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和决策效率。
3.深化北斗水利应用,构建精准感知体系。拓展北斗系统在水利工程变形监测、河道巡查、应急通信、精准授时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北斗+物联网”融合组网,建设高精度水利时空信息底座,为水旱灾害防御、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空间信息技术支撑。
4.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数字孪生流域、智能仿真、水资源协同调度等方向,组织联合攻关,力争在水利专业模型、数据中台、系统集成等方面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推动跨学科协作,加强与高校、企业合作,构建开放协同的水利信息技术创新生态。
5.推动产业技术振兴,拓展成果转化路径。围绕水利信息化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成熟技术产品化、服务化。支持水利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城乡供水、水电能源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培育水利信息服务新业态,助力湖北水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
6.夯实人才队伍基础,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实施“人工智能+水利”“北斗+水利”复合型人才专项引进与培养计划。优化科研组织方式,建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考核激励体系,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肯奉献的水利信息化铁军。
四、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凝聚奋进力量,确保落地见效
信息所党支部必须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圆满完成“十四五”收官任务和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1.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持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及上级党组织的部署要求,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与政治执行力,确保信息所各项工作的开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
2.强化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支部委员需率先垂范,切实履行职责,党员干部应勇立潮头,冲锋在前。面对“十四五”收官阶段的各项任务,必须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而对于“十五五”的规划布局,则需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询各方意见,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促进交流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倡导所内各项目组之间的交流研讨与技术协作。深化与院内其他所、省内相关水利单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联动合作,互鉴互学,整合优势资源,携手攻克技术难题。
4.弘扬优良作风,坚守廉洁底线。巩固并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积极倡导求真务实、严谨细致、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知敬畏、常怀戒惧、严守底线,着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我们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历史关键点,肩负着重大责任与光荣使命。让我们在院党委的坚定领导下,以此次交流研讨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汇聚智慧、提振精神、锐意进取、踏实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并科学规划“十五五”发展蓝图,为持续提升湖北水利科技信息化水平、推动新阶段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