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13)——改革开放40年 家乡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8-12-27   点击数:2668  

(蒋国建)改革开放之初,我最初的梦想是上大学,“穿皮鞋”;如今收获远不止这些,工作之余常挥毫泼墨,抒发内心的激情。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同几十年前相比,真是沧桑巨变,恍如隔世。桑田沧海,岁月有情。改革开放创造彪炳史册的辉煌,四个大字镌刻其间——人民至上!为人民谋幸福,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

时光荏苒,悠悠的往事像一条永不千涸的小溪,细细在心田流如同咀嚼青果,酸涩中带有一丝甜蜜,让人久久回味,平添几分。转眼间我己年过半百,茶后饭余,回首童年,忧若过眼云烟。

我于1962年出生在湖北省天门县一个极其普通农民家庭。父母亲都是从苦难的旧中国里走过来的人,目不识丁,十几岁逃荒在外,炎热著夏,冰雪寒冬,一年四季,风餐露宿。我出生的年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时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时,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意志,忽视客观经济规律,举国上下高喊大跃进口号,掀起了一阵虚报高产、竞放卫星的浮夸浪潮,让棉花、油料亩产过万斤。大办农村人民公社,利用共产风,以生产队为单位办公共食堂,社员家庭不起火,一律到食堂进餐,重脱离实际,造成巨大浪费,导致后期三年自然灾害无力应对。1959年至1961年遇到天灾,粮食无收,国库储备粮又极少,平均每人每月只有十几斤粗根,完全靠野菜充饥,许多人营养不良,引发结核病、肝病等疾病流行,有不少人因病而亡,因饿而死。有不少儿童因饿而死,我们家住在沉湖边缘,靠父母亲捕鱼捞虾,挖野菜、摘菱角,充当口粮,我们才幸存下来。我们这一代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同龄人普遍身材不高,体质不强,完全是因为童年发育时期营养不良所致。

我的家乡地处沉湖北岸,是一个偏远的湖乡,解放前七年淹六水,十年九不收,打起三棒鼓,流浪到四方,经济贫穷,文化落后。一个大队三百多户人家两千多人,真正有点学问的只有一人,出生于破产地主家庭,解放时期读过几年书,会作诗咏词,但出生不好,没有人用他。解放后30年到改革开放初期,只有三名大学生。主要原因是经济落后,在那个抓革命,促生产的年代,常年以阶级斗争为,粮食收获后,晒得干干的,先交国家公粮,后分社员口粮,每人每月只有45斤稻谷,要是轧成米,只有38斤大米。我们是干农活的体力劳动者,油水极差,一般劳动力每餐要吃1斤米,那点口粮怎么够呢?但谁也不敢私分粮食,如果发现,干部要撤职,分粮的人要挨批斗,所以逼得人们想办法,在屋前屋后种瓜果菜,充当口粮,1斤米饭内面要加3斤以上的蔬菜,天天吃菜饭、餐餐吃菜饭,把人吃厌。后来上级又来了一个指示,说要割资本主义尾巴,把屋前房后种的瓜果蔬菜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全部割掉了,人们的生活就更穷。那时的县委书记是唐玉金,县长是都国伟,人们对此不满,又不敢反对,就在民间流传一句讽刺干部的话:一年上头糖一斤,屋前屋后都割尾。老百姓生活仍处在饥饿当中,社员群众一年到头日出而作、日落面地劳动,都难以养家日时候一个主要男劳动力一年最多能静380个工分,每个工分只值八分钱,再扣去所分的口粮、棉花等钱,年终分红有50%为超支户,30%基本持平,只有20%的农户才能分点钱过年。

我们家当时有6口人,其中有2个劳动力,有4人吃闲饭。1975年至1979年,5年间年年超支。在这样一种经济条件下,又有多少户人家能承担小孩读用费用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也吹到了我们的小村庄。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们有了土地使用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耕种的品种,从土地里面他们有了收益,尝到了甜头。一些头脑比较灵活的人开始做买卖,开工厂。很快,我发现,周围的小伙伴们伙食改善了,衣服也不再有补丁。村民们的脸上充满了笑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农村的地里不再是单纯的水稻、棉花、地瓜等,而是种上了土豆、大豆、花生等各种经济作物。每到过年,亲戚们之间走访,我家的农村亲戚给我们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农作物,使我家的餐桌比以前丰富了很多。我家的生活质量比以前提高了很多,日用品的品种和品牌不断增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周围出现了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们。中国人正在经过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转变。

改革开发的脚步迈向了21世纪。我都能感受到农村的巨大变化。

国家富强了,对农村的政策逐步优惠。2005年,农业税取消,一个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结。农民不仅不再缴税,反而国家对农业有了补贴。2006年,首先在农村实行义务教育,免除所有的学杂费,解决了贫困人口上不起学的问题,实现了全民教育。2010,实现了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了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

现在的农村,村民们不再靠种地吃饭,很多人跑到城里打工,成了一名工人。随着我国劳动力的紧缺,他们的工资收入增长很快,很多技能型工人成了蓝领阶层,他们的家庭成了中产阶级。留在农村继续种地的,也不再是原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出的旧社会农民,而是变成了农场主,承包人几百亩的土地,采用机械化操作,从播种到收获全部采用机械化。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农业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农民也变成了新时代农民,在家就可以完成一系列的农产品交易。

最近几年,农村的变化正日益加快。“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现在去农村去看看,真正的实现了这个目标。村里的道路变成了硬化道路,增加了排水措施、垃圾处理站等改善生活环境的措施。农民们一个个盖起了二层洋房,里面的装修不比城里的差。太阳能、自制天然气等措施让他们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改革开放前,我的伙伴们把考上大学作为生活的唯一出路,有的伙伴甚至考复读几年也要考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农业户口,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城镇户口。而现在,农村户口成了香饽饽,伙伴们想把户口转回农村去比在城里落户都难。城乡差别正在缩小,有些地区的先进农村生活水平已经超过了城市。农民的幸福指数明显高于城里。

2017年深秋,我回到故乡,信步来到沉湖岸边,举目四望,荷塘连片,干枯的莲杆像钢筋铁骨一样峭然矗立在湖中,任凭秋风袭击,它却毫不动摇。枯落的荷叶半沉半浮在水面上,它却紧紧围在莲杆的周围,共同抗御寒露霜降的摧折。偶尔可见跌落下来的空巢莲蓬,游离于莲杆旁边,仍然像值勤的哨兵忠诚地守护着它的根。

荷塘堤上杨柳成排,叶少枝长。草坪发黄,色衰枯菱。昔日塘水清澈见底,水草嫩绿,鱼儿欢畅,顽童在此甩杆钓鱼,下放知青触膝谈情,农村妇女洗衣晾被,男女老少漱口刷牙,人来人往。如今农村条件改善,家家户户使用自来水,男女青年都外出做工,这里却冷冷清清,无人问津,显得几分孤独与寂寞。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元曲作家刘秉忠的《翠盘秋》:“千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看到这寂静的荷塘,想起踩藕摘莲的童年往事,那莲花真可谓花之君子,正如我的前辈为《沉湖烟渚图》所题“垂柳晴滩茅舍处,飞鹏万里恋荷莲”。

改革开放40年给我们带来的太多太多,目前我国在许多领域的水平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列,也给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时代在进步,国家在进步,相信我们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