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科院强化科研协同创新 推动白蚁防治技术突破
发布时间:2025-07-26   点击数:391  

省水科院强化科研协同创新 推动白蚁防治技术突破——材结所与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开展专题交流

 

(何丽娟 王毅)2025年7月19日至20日,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周念来组织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及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开展专题科研交流,围绕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注浆材料研发及跨部门协同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技术融合与资源整合,推动湖北水利科研向“精准化、生态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为全省水库大坝安全提供更坚实的科技支撑。

在交流会上,材结所副所长何丽娟结合前期赴广东等地的调研成果,系统分析了当前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的技术瓶颈。她指出,广东地区在白蚁防治中采用的“密灌浅灌”工艺(即高密度、浅层次注浆)有效提升了防治效率,但湖北地质条件复杂、白蚁种群活跃深度更大,需因地制宜优化技术方案。

“借鉴广东经验,我们提出‘密灌深灌’新工艺——通过提高注浆点密度、扩大渗透深度,实现对湖北地区优势蚁种巢穴的立体封堵。”何丽娟介绍,湖北蚁道网络平均深度较南方地区大。基于此,团队将研发耐压型注浆材料,确保浆液在深层土壤中保持流动性与固化强度,解决传统材料易流失、固化慢等问题。

大坝安全管理副站长中心江来在发言中进一步强调了协同创新的紧迫性与路径。他指出,湖北现有水库中大多数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结构老化与生物灾害叠加,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他提出三点合作方向:数据共享与场景化试验、装备联合攻关以及标准体系共建。江来认为:“从应急抢险到前瞻性防治,科研工作必须紧贴实战需求。此次合作是突破技术瓶颈、构建长效机制的关键一步。”

周念来在总结发言中着重指出,科研创新绝非单一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要打破部门间的无形壁垒,构建起“需求精准牵引、技术强力驱动、管理全面保障”的协同创新体系。各部门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强化沟通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未来,省水科院将加速向“材料——装备——服务”一体化方向迈进,以科技创新引领湖北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守护全省水库大坝安全筑牢科技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