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科院深化跨校合作 聚焦材料创新赋能水利安全
发布时间:2025-07-12   点击数:376  

(王毅 何丽娟)2025年7月11日,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周念来带领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科研团队,赴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专题学习交流。此次交流聚焦水利工程材料创新与白蚁灾害智能探测技术,旨在通过校院协同研讨,为省水科院在防白蚁注浆材料、清洁能源材料及表面防护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提供新思路,助力湖北水利高质量发展。

交流会上,周念来结合湖北水利工程实际需求,提出省水科院未来研发重点:针对湖北地质条件复杂、白蚁危害深度大的特点,研发兼具高渗透性、耐压性的新型注浆材料,解决传统材料易流失、固化慢等问题;开发适用于水库大坝、堤防等结构的自修复防腐涂层,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他强调,材料创新是水利科技突破的关键,希望借助华科大在低碳利用和智能材料领域的优势,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工程一线。

针对白蚁探测技术瓶颈,双方深入分析了现有评定方法的局限性。华中科技大学郭欣教授指出,传统声波、电阻率法等探测手段易受地质噪声干扰,建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提升数据解析精度。她分享了团队在矿井灾害预警中的研究成果:“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可实现蚁道网络的三维重构,为精准防治提供依据。”吴棒博士则以湖北某煤矿试点为例,提出“多模态融合探测”方案。

在产学协同路径上,华科大专家团队对省水科院的研发规划给予高度评价,并从材料性能优化、装备智能化升级、标准体系共建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周念来在总结中表示,此次学习交流为材结所明确了“需求导向、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的发展路径,是一次极具前瞻性与实践价值的深度对话。华科大在低碳材料、智能探测领域的深厚积累,与省水科院聚焦水利实际问题的科研方向高度契合,双方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他提出,期待与华科大建立长效联合攻关机制,重点推进两项工作:一是共建“水利材料创新工作站”,以低碳注浆材料研发为核心,整合校院优势资源,打造集材料设计、性能测试、工程应用于一体的创新平台;二是开展智能探测与新型材料联合试验,依托湖北典型水利工程场景,验证技术可行性与工程适应性,加速成果转化落地。

此外,周念来呼吁双方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项目申报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为湖北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